Canon全新無反光鏡相機EOS M50在影像素質、速度和雜訊處理方面有何過人之處?風景攝影師兼Canon菲律賓大使Edwin Martinez到巴塔哥尼亞(智利和阿根廷)實地評測後,跟大家分享用後感。(攝影及撰文:Edwin Martinez)
巴塔哥尼亞險峻山巒:測出相機真正實力!
巴塔哥尼亞地區地處南美最南端,橫跨阿根廷和智利兩國,人煙稀少。這裡地形複雜、地貌豐富,安第斯山脈往南延伸至此,還分佈多處沙漠、潘帕斯和其他類型的草原。因此,要測試相機旅行和風景攝影的能耐,這裡肯定是個好地方。
在Canon菲律賓營銷部的幫助下,我最近有幸帶著Canon最新的無反光鏡相機EOS M50到這裡一遊。EOS M50配備Canon數位單反相機的多項絕佳功能,包括全新DIGIC 8影像處理器(包括最新RAW影像檔格式CR3)、改良版、帶有143個自動對焦點的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系統與4K影片功能(按此查閱EOS M50功能詳情)。我測試這款相機,然後寫下這篇測評,重點談及影像素質、速度和雜訊處理。
本文中大部分照片均採用EF-M18-150mm f/3.5-6.3 IS STM和EF-M11-22mm f/4-5.6 IS STM鏡頭拍攝,在色彩漸變、曝光校正和網頁影像檔大小調整方面只稍作編輯處理。
1.機身小巧便攜
選用無反光鏡相機,其中要考慮的一大關鍵就是重量。在這方面,EOS M50正是完美的副選相機。這款相機小巧緊湊、方便攜帶,跟隨我長期闖蕩智利和阿根廷,配上EF-M18-150mm f/3.5-6.3 IS STM等優質旅行鏡頭,輕巧的優勢更是顯露無疑。這兩者結合了廠商最輕的可轉換相機和超級變焦鏡頭,可謂Canon最輕巧超強的組合。
2.影像清晰銳利
EOS M50是第一款配備DIGIC 8影像處理器與CR3 RAW檔案格式C-RAW的Canon相機,影像檔案雖更小,但解像度卻完整保留。我一眼就看出,即使在EF-M18-150mm鏡頭的最大焦距150毫米端拍攝,所得照片也比EOS M6更銳利。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24mm (38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8.0、4秒, EV±0)/ISO 100/白平衡:自動
在預設的Adobe標準配置下,顏色更活潑生動。ISO 800拍攝時,雜訊也有所減少。我還發現,能恢復2.5級左右的陰暗部分,而無損其他細節。對我而言,編輯它和編輯EOS 5D Mark III的RAW影像檔沒有任何區別。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1mm (18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11、6秒, EV±0)/ISO 100/白平衡:自動
3.出色雜訊處理
低ISO感光度
下面的照片是在民用曙光時拍攝的,所謂民用曙光,即清晨黎明、太陽正好在地平線下之時。如果拍攝時感光度介於ISO 100到200,EOS M50的亮度雜訊非常低,甚至不見蹤影。
ISO 100
EOS M50/ EF-M11-22mm f/4-5.6 IS STM/ 焦距:12mm (19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8.0、112秒, EV±0)/ISO 100/白平衡:自動
ISO 200
EOS M50/ EF-M11-22mm f/4-5.6 IS STM/ 焦距:17mm (27mm底片等效)/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0, 30秒、EV+0.3)/ISO 200/白平衡:自動
高ISO 感光度
我使用遠攝鏡頭於ISO 800至1600的感光範圍下拍攝,焦距設為100毫米或更遠。以下照片是在ISO 800的設置下手持拍攝的,拍出的畫面明顯舒爽順滑。
ISO 800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84mm (134mm底片等效)/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0, 1/2500秒、EV-1.3)/ISO 800/白平衡:自動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8mm (29mm底片等效)/光圈優先自動曝光(f/8.0, 1/1600秒、EV-1)/ISO 800/白平衡:自動
下圖是以ISO 1600拍攝的6張阿根廷佩里托莫雷諾冰川垂直全景照片。在螢幕上不容易察覺,但打印出來時就會發現,雜訊閾值在ISO 800和1600之間。編輯ISO 1600 RAW影像檔時要增加曝光的話,亮度雜訊可能會更明顯,但後期還能處理校正。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8mm (29mm底片等效)/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0, 1/1600秒、EV-0.7)/ISO 800/白平衡:自動
4.速度
說到自動對焦速度,EOS M50配備的全新DIGIC 8影像處理器,讓相機的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系統大有改進,其中包括:
- 接上特定鏡頭時覆蓋範圍更大,自動對焦點更多
- 連續自動對焦模式,最快每秒可連拍7.4幅(單張自動對焦模式可達每秒十張的極高速連拍)
- 主體跟蹤功能更強
用EOS M50拍攝相當順手而快意,相機不同焦距拍攝的表現,還有對焦和每秒高達十張的極高速連拍,性能令人滿意。不論是拍攝野生動物,還是隨手街拍,相機的自動對焦都毫無問題。143個自動對焦點加上雙像素CMOS自動對焦科技,配合得天衣無縫。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1mm (18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8.0、3.2秒, EV±0)/ISO 100/白平衡:自動
這是用高速連拍模式在日落時拍攝一連串照片。我選出第一張照片(下圖)來全面修整。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45mm (72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8.0、1/500秒, EV±0)/ISO 400/白平衡:自動
放大100%
對焦順暢自如,一直準確無誤跟上腳踏車手。即使在低光環境下,拍出來的細節也相當驚人:畫面放大100%,腳踏車的細節仍能看到。
5.鏡頭選擇
Canon無反光鏡相機可以接上多種鏡頭,是其一大優點。Canon的EOS M型號相機兼容目前Canon的所有鏡頭,包括(須安裝適配器)EF、EF-S鏡頭以及原始EF-M鏡頭。
這次出行,我選用EF-M18-150mm和EF-M11-22mm鏡頭,同一場景可以不同視角拍攝。
100毫米焦距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00mm (160mm底片等效)/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0, 1/250秒、EV-0.7)/ISO 100/白平衡:自動
129毫米焦距
EOS M50/ EF-M18-150mm f/3.5-6.3 IS STM/ 焦距:129mm (206mm底片等效)/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8.0, 1/640秒、EV-1)/ISO 100/白平衡:自動
11毫米焦距
EOS M50/ EF-M11-22mm f/4-5.6 IS STM/ 焦距:11mm (18mm底片等效)/手動曝光(f/8.0、3.2秒, EV±0)/ISO 100/白平衡:自動
總結
在旅途中,Canon EOS M50 作為旅行或副選相機的表現均非常出色。機身輕巧、對焦能力強大,加上影像素質上乘,足以讓我遠足和在公路旅行之際安心依靠。相機雖然小巧輕便,但可別小看了它,但要充分發揮功能,就得像普通的數位單反相機一般用法。
有關EOS M50的另一篇測評,請參考:
新產品試用和測試:EOS M50 八大功能
想欣賞更多Edwin Martinez拍攝的驚艷風景照,並從中學習更多技巧及秘訣,請參考:
與Edwin Martinez一起捕捉景觀的雄偉壯麗
拍攝瀑布:基本秘訣
設計及建構瀑布相片:視覺方式
關於作者
https://www.facebook.com/EdwinMartinezPhotography
https://500px.com/EdwinMartinez
http://edwinmartinezphot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