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角鏡能捕捉場景廣闊得驚人的範圍,並創造有強烈透視效果的影像。在本文中,我們會探索廣角鏡的特徵,並了解掌握它們的秘訣。(撰文:Tomoko Suzuki)
廣角鏡的特徵
1. 能捕捉廣闊得驚人的視野
2. 可用來強調透視
3. 扭曲影像邊緣
4. 輕易達成深焦
廣角鏡一般指焦距相等於35毫米底片制式的35毫米或以下的鏡頭。焦距越短,視角便越闊。事實上,廣角鏡能捕捉場景中多於肉眼能看到的部分。
由於廣角鏡亦會強調透視,因此在所拍的影像中,近處的物件會顯得更大,遠處的物件則會顯得更小。這是廣角鏡魅力的一部分,但與此同時,取決於拍攝主體,它亦可能會造成多餘的影像扭曲問題。影像邊緣會有強烈的扭曲效果,因此如果您不想主體扭曲,最好把它們置於畫面中央。
廣角鏡亦有較深的景深,令您更易運用深焦,創作出從前景到背景都對焦的影像。廣角亦令影像較不受相機晃動的影響,因此適合拍攝壯觀風景、狹窄的房間、道路和建築物。
要了解更多廣角鏡的特徵,可參考:
廣角鏡特徵和如果善用它們(英文版)
探索廣角鏡第一篇: 廣角鏡的相片效果
廣角鏡的主要類別
為全片幅相機而設的L系列鏡頭
設有影像穩定功能的全片幅相機鏡頭
EF-S/EF-M 鏡頭
佳能的廣角鏡可分為三大類:
1. 供全片幅相機用的L系列鏡頭
2. 供全片幅相機用的影像穩定鏡頭
3. EF-S/EF-M鏡頭。
L系列鏡頭為頂級鏡頭,尺寸通常較大,價錢反映於其頂級質素。
設有內置影像穩定功能的鏡頭大部分是定焦鏡頭,尺寸比L系列鏡頭簡便得多。
EF-S/EF-M鏡頭分別為APS-C單反數碼相機和EOS-M相機而設,很多都簡便輕盈。
廣角焦距
擁有35毫米等效焦距的20毫米或以下廣角鏡被視為超廣角鏡。所用的焦距越短,視角越廣闊,透視效果亦越強。
純熟地使用廣角鏡的技巧
1. 靠近主體,令透視效果變得最強
正如鏡頭基本知識 #5: 透視所述,透視效果有多強或多弱取決於拍攝距離,即相機與主體之間的距離。以下例子以相同焦距(16毫米)拍攝。不過,在較靠近主體來拍攝的影像(右圖)中,影像前景的主體顯得較大,令影像更具衝擊力。這進一步顯示相機越接近主體,透視效果越強的理念。
距離主體越遠,透視效果便越弱
EOS 5D Mark III/EF16-35mm f/2.8L II USM/焦距:16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4.0、1/200秒、EV-1.0)/ISO 100/白平衡:手動
透近主體會增強透視效果
EOS 5D Mark III/EF16-35mm f/2.8L II USM/焦距:16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4.0、1/200秒、EV-1.0)/ISO 100/白平衡:手動
2. 拍攝肖像時,將主體置於畫面中央
拍攝肖像時,要特別注意在廣角鏡上尤其明顯的像差造成的扭曲。以下例子以相同焦距(17毫米)拍攝。不過,在左方的影像中,主體被置於畫面一側,因此面部因上述像差而扭曲。這種扭曲越接近影像邊緣便會越明顯。因此,用廣角鏡來拍攝時,最好將人類主體置於畫面中央。
如果您想令人物雙腿顯得更長,則是例外情況。 有關這點和其他構思:
探索廣角鏡第二篇: 廣角鏡構圖技巧
影像邊緣的面部扭曲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17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4、1/500秒、EV+0.7)/ISO 100/白平衡:日光
在影像中央沒有扭曲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17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4、1/400秒、EV+0.7)/ISO 100/白平衡:日光
在這些場景中使用廣角鏡
EOS 5D Mark III/EF16-35mm f/2.8L II USM/焦距:16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5.6、1/40秒、EV-1.3)/ISO 4000/白平衡:自動
您希望捕捉廣闊視角的狹窄房間里
可以用廣角鏡在狹窄房間中捕捉廣闊視角。要進一步創造寬廣遼闊的假象,可以從低位置和低角度向上斜放相機。
EOS 6D/EF17-40mm f/4L USM/焦距:17毫米/光圈先決自動曝光(f/4、1/100秒、EV+1)/ISO 100/白平衡:日光
要令建築物顯得更高
廣角鏡的廣闊視角亦更適合令建築物顯得更高。您可以靠近建築物牆身,將相機向正上方拍攝來突出透視效果。要進一步加強效果,不妨用垂直方向拍攝。
要了解更多有關拍攝建築物和室內的秘訣,可以參考我們的建築攝影秘訣系列:
建築攝影 #1: 三大基本概念
建築攝影 #2: 運用廣角/遠攝的焦距
建築攝影 #3: 有效構圖技術
建築攝影 #4: 夜間拍攝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