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説功能强大的高端相機有它們的優勢,但最終幫您拍出驚艷照片的是您所積纍的技術與技巧 -- 而要做到這點,最好的相機是那款能夠與您配合無間的。 為一嚐新鮮體驗,野外生物攝影師Wayne Chng 擱下他所常用的 EOS R3 不用, 以屬於入門水平用的 EOS R50 及其套機鏡頭舒緩和輕鬆地運鏡,並對它如何幫他找回攝影過程的快樂感到窩心。他分享了五幀他最喜愛的照片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連帶還有一些攝影心得。 (照片由Wayne Chng 所拍; 所記為其對 SNAPSHOT 所作敘述)
1.捕捉決然定格的那一刻
EOS R50/ RF-S18-45mm f/4.5-6.3 IS STM/ FL:40mm (與 64mm 等效 / 手動曝光 (f/14, 1/160 秒)/ ISO 400/ 内置閃光燈帶擴散器 (閃光補償:EV +1)/ 裁切
欣喜等待那一刻
作爲攝影師,我們永遠試圖捕捉那些其他人通常察覺不到的一霎那。昆蟲們細小的世界充滿這樣的瞬間。不過,為細小事物進行特寫對於耐心的要求高於一切。這通常不過是留在那兒進行觀察以及等待那一刻到來這麽回事。 這有助於您的拍攝, 也幫您更好地瞭解作爲您主體的動物的行爲。
有關這個鏡頭,其所顯示的是一隻蜜蜂降落在一朵花上用餐前的一刻,我觀察了周圍並決定要造出一個黑色背景(技巧在下面詳述),用的是 EOS R50 的内置閃光燈,從而保持蜜蜂與花朵適當曝光。我嘗試好幾次才捕捉到這個鏡頭。
一架以小巧和緊致的相機如 EOS R50 和 RF-S18-45mm f/4.5-6.3 IS STM 所構成的佈置,讓您可以保持一動不動而在同個地點和相對舒適的情況下等候時機
技巧内置閃光燈跟黑色背景
相機的曝光設置決定背景的亮度閃光的設置決定所拍主體的亮度
第一步:為黑色背景設定您的相機曝光設置
調校您的曝光設定,直到 LCD 屏幕上的攝影預覽圖以及取景器呈現黑色。(當您做好這些, 您可以關掉曝光模擬以看得更清楚您的主體)。別擔心快門速度 -- 閃光閃得那麽快,其表現就一如快門,將昆蟲的動作定格。
第二步:拍一個測試鏡頭
閃光會照亮在前景的物體。
第三步調校閃光亮度
您可以調教内置閃光燈的亮度方法是用閃光曝光補償功能關於那個蜜蜂鏡頭,閃光曝光補償的默認設置 (EV0) 因我使用擴散器而比我所要的來得灰暗,因此我將其設定爲 +1。
專業心得:
- 將一個擴散器用於閃光燈上,以使其所發出的亮光看來較柔和和更自然。
當您已結束拍攝黑背景鏡頭,記得重新打開曝光模擬!
2.野外生物的小把戲
EOS R50/ RF-S18-150mm f/3.5-6.3 IS STM/ FL:105mm (等效於 168mm)/ 手動曝光 (f/8, 1/2 秒)/ ISO 800/裁切
如街道拍攝, 卻是拍野外生物
在新加坡, 白胸翡翠很常見,是練習拍攝瞬間鏡頭甚至是飛翔鏡頭的極佳主體。這裏有一對正在共享食物:右邊的那隻鳥看來因見到那條蛇而極度興奮。像這樣的微細瞬間可以叫人忍不住技癢 -- 您只需留意它們,並準備好相機將它們拍下。
我發現帶著 EOS R50,我更頻繁地到處走動和探索,它是那麽小、方便携帶和容易提著走。在新加坡的公園四處逛,我可以觀察到那麽多小事物,像上述圖景。我覺得我是在對的時間身處對的地方, 而 EOS R50 据在眼前,幫我相當容易地捕捉到那一瞬間。“ 最好的相機就是您手上的那一架” -- 這句俗語對於描述這一霎那十分貼切。
這款相機的電子前簾快門模式的每秒 12 幀最大連拍速度對於捕捉任何瞬間, 功效都綽綽有餘,尤其您一旦掌握了一隻動物的行爲之後。
3.追光攝影
EOS R50/ RF-S18-150mm f/3.5-6.3 IS STM/ FL:150mm (與 240mm 等效)/ 手動曝光 (f/6.3, 1/1600 秒)/ ISO 320/ 裁切
極棒的光綫成就極棒的影像 -- 而您可以將其隨意操弄
因我所用鏡頭所攝距離有限, 我不能拍出這隻灰頭魚鴞足以稱爲特寫的圖像。因此,我善加利用當天大自然提供給我的利便,那就是强烈的晨光。我調低一檔以讓背景曝光不足, 然後等那個主體飛過被亮光照射到的時候。這不僅使其在背景的襯托下更爲突出, 它也創造了一幅遠遠更具戲劇性的圖像,勝過一隻正在飛翔的鳥的平常圖像。
瞭解光綫以及它可以如何發揮以改變您圖像的面貌。拍攝並不需局限於一個有美麗光綫的地方和時間點 -- 您也可以操弄曝光裝置以調校相機所捕捉到的光綫, 就如我在這裏所做的一樣!
技巧有意曝光不足
在無反相機上的曝光模擬功能讓您看到您曝光設置的功效。利用它對曝光進行更有創意的運用。關於這個鏡頭,我通過調校手動曝光模式中的 ISO 速度令其曝光不足。如果您尚未熟悉手動曝光模式,您也可以使用快門優先自動曝光模式控制快門速度以及應用曝光補償.
另請參閲:
在風光攝影中的光線運用(2):降低曝光
拍攝櫻花樹:捕捉櫻花樹壯麗畫面的 3 種技巧。
4.考驗我構圖的技術
EOS R50/ RF-S18-150mm f/3.5-6.3 IS STM/ FL:105mm (與 168mm 等效)/ 手動曝光 (f/8, 1/2 秒)/ ISO 1600/裁切
試驗不同的角度
圖框是令您的圖像看來與衆不同的絕好方法,尤其當集結了一堆攝影師從同一個位置取鏡。 當您對一個影像拍了少許您所要的鏡頭,就可周圍走走找尋不同視角。看看您可否應用一項不同的構圖技巧 -- 對於以上影像,我用葉子在圖框之内創造了另一個圖框。您會獲得不同構圖的多種影像,這讓您逾越您起先所要拍的鏡頭而擁有豐富的選擇。
一個小型的設置可以幫您進行隱蔽拍攝
有時,您要暗中拍攝以免驚嚇到所要拍的動物,而大型的器械會阻礙您的運作。而帶有 RF-S18-150mm f/3.5-6.3 IS STM 套機鏡頭的 EOS R50 在體型上小到足可塞到一個狹窄的位置裏,以取得上述的構圖。
另請參閱:
In Focus: Basic Composition Techniques
使用四分區技巧平衡主體與景物
有效的構圖:把注意力引向花瓣裡的小青蛙
5.操弄不同的焦距
EOS R50/ RF-S18-45mm f/3.5-6.3 IS STM/ FL:18mm (與28.8mm等效)/ 手動曝光 (f/8, 1/250 秒)/ ISO 100/ 内置閃光燈帶擴散器
野外生物攝影也可以用廣角鏡完成。
許多人將野外生物攝影與長焦鏡頭或動物特寫肖像聯係起來。然而,要拍野外動物有多種不同方法。一個廣角鏡頭可以不一樣的視角呈現一隻動物,相比下這與您通常在網上見到的不同。比如,靠近點以鏡頭的視角較廣的一端進行拍攝能拍出一條竹葉青以及其倒影的極簡畫面。

蛇對我而言總是難以抓拍到。這一條碰巧在那所自然花園一個寧靜的角落露天歇息,但它們是相當怕生的動物,所以即使繞走幾個小時都看不到它們是正常的。這 EOS R50 讓我在尋覓目標的當兒不覺得沉重壓身。
謹記:尊重主體
拍攝廣角鏡頭也許需要您更靠近目標,但尊重主體的空間仍然重要。瞭解其行爲以及它對您做出怎樣的反應。學會看出動物焦慮不安的信號。比如,於多數的蛇而言,它們會開始重複晃動其舌頭或將身體蜷縮得緊緊的,這時候就必須往後退。這不僅僅有關您自身的安全 -- 這也有關動物的福祉和對大自然的尊重。不要把能拍到影像置於仁愛之上。
Wayne 對改進野外生物攝影的建議
1.去動物園練習
動物園是絕佳練習拍攝動物而不用承受那麽大的不確定性和耗那麽多時間等候的地方。 您大有可能找到您所要拍攝的動物,而且映襯的背景也相當可取。 在那裏於出發到野外之前,花時間做功課研究追蹤您要拍的主體,並瞭解您的相機。
2.跟朋友一起拍攝
當您跟朋友一起拍攝,您會發現不一樣的視角。兩雙(或者更多)的眼睛比只有一雙強 -- 您的朋友可能發覺到主體目標而您沒留意到。
3.在您擁有一架新相機前,先考慮提升您的鏡頭
以 EOS R50 和其套機鏡頭進行拍攝,頭一件我開始想念的東西是我的鏡頭而不是我相機相當先進的機體。鏡頭可以令您的畫面大爲改觀, 因而如果這是您的第一架相機,而您已開始想著要提升您的器件,在審視新的相機的機體前先考慮擁有一個新的鏡頭。
比如,一個能拍得較遠景的鏡頭可以幫您避開因要做過多裁切而造成的圖像質量下降,而具有較大最大光圈的較高質量鏡片可以幫您在低暗光綫中拍攝得更好。而當您現有的相機已不符合您的攝影成熟度,您仍可以使用它們!
對 EOS R50 的反思
通常我是以 EOS R3 或 EOS R6 以及超遠攝鏡頭拍攝野生動物。擁有具專項功能的器件非常棒,但我覺得往後退一步,退回到攝影的基礎功力是一件好事: 依賴和積纍您的技術,而不要過於依賴相機。
可取的自動對焦;條件有限可以磨練攝影技術
EOS R5 的對焦功能對主體目標有適宜的 “黏著性”,讓我在信賴相機能夠勝任之際輕易捕捉到大多鏡頭。我可以在不用對器件運作太操心的情況下專注於找到那些瞬間並發揮創意。雖然在按下快門鍵和圖像被捕捉到之間有些微的時間差距,剋服這一問題也將我們帶回到瞭解我們的主體目標和學會預測那一瞬間到來的重要性 -- 這是野生動物攝影的機要基本功!
更強機動性的好處
EOS R50 的緊致輕盈的機體與我往常用的器件相比感覺一新耳目,尤其當它與 RF-S 鏡頭倂合。它完全把我肩上的重負卸下。 我發現與我往常用的器件相比,我游走追捕鏡頭的時段可耐得更長。
總體而言
像 EOS R3 這樣先進的相機是為速度和效率而造,其承載著噸量級的科技,以幫助專業的攝影師在一些情境中決然定格那關鍵瞬間,而犯錯的幅度很小。但成就感也可以來自過程。使用 EOS R50 幫我放慢節奏, 從而再次享受拍攝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