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勤加練習尋找不同的構圖方式,就愈能激發拍攝場景的新創意。在本文中,以精美構圖聞名的鐵道風景攝影師 Hirokazu Nagane 將分享他經常使用且奏效的一個技巧:四分區構圖。當您要在優美的景致或繁複的周遭環境中拍攝主體時,不妨試試這個技巧。您會驚訝地發現,這個方法不只適用於風景或鐵道攝影,在其他攝影風格中也十分實用!(報導:Hirokazu Nagane,數位攝影雜誌)
EOS R/ RF24-240mm f/4-6.3 IS USM/ FL:94mm/ Manual exposure (f/8, 1/1250 秒)/ ISO 400/ 白平衡:日光
拍攝地:JR北海道-日本北海道函館本線(江部乙駅與妹背牛車站之間)
簡介:我的構圖思維
在構圖鐵道風景時,我的方法相當有條理。
1.分析場景
首先,我會理性分析哪一部分的景色最吸引我的目光。我會以那個部分作為畫面的重心,讓它佔據畫面的 70% 到 80%。
2.決定列車位置
就我的攝影風格而言,列車(主體)必須凸顯明顯的存在感(視覺重量)。如果人們只看到風景而沒注意到列車,那這張照片就只是一張純粹的風景照,而不是貨真價實的鐵道風景!
「視覺重量」不僅僅是透過變焦讓列車在畫面中佔據更多空間,其實還有更多巧妙的方法可以調整觀感。我個人最常用的方法是將主要景致和列車對角放置。這樣一來,即使列車在畫面中佔據的空間較小,觀者的視線也會從主要景致自然移向列車。根據現場狀況,我們也可以運用隧道、光線等元素來將更多注意力聚焦到列車上。
與傳統的對角線構圖不同,畫面中通常沒有明顯的對角線元素。但您可以透過四分區技巧來訓練自己分辨出對角關係,以下我將分四個步驟為您說明。
步驟 1:練習以四分區來分析場景
透過觀景窗或 LCD 螢幕取景時,試想像畫面如上圖所示被分成四個區塊。您可以開啟格線顯示來作為輔助。
接著,試著調整構圖,讓主體(對我來說是列車)位於其中一個區塊,周圍的景致則佔據其他三個區塊。若您無法達成完美的對角線,也無可厚非——重點是要知道您可以這樣安排元素!因此,主體與分區線有些重疊是在所難免的。
步驟 2:找出最吸引人的景物部分,並與主體呈對角放置
這個步驟比前一步來得更具體。一個場景中很大可能有多個元素,因此要先確定哪一個是最吸引您的。這個極具吸引力的部分將成為構圖的重心。將其放在其中一個區塊,然後嘗試把主體放在對角的區塊中。


以櫻花為重心的構圖


以芒草為重心的構圖
專業小撇步:要收獲美照可能比預期更具挑戰性,但也切勿氣餒!
有時候,難題在於將重心和主體放在對角區塊中。有時候,您可能會發現從目前的拍攝位置看到的主體與風景的比例並不理想。您可能要做好需要四處移動的心理準備,以尋找最佳位置和角度。別輕易放棄——這種情況不足為奇,即使是我也習以為常了!
步驟 3:仔細檢查畫面中多餘的元素
篩查後
EOS R3/ RF100-500mm f/4.5-7.1L IS USM/ FL:428mm/ 手動曝光 (f/8, 1/4000 秒)/ ISO 1600
篩查前
A:人工建築
B:分散注意力的房屋
C:過於突兀的樹枝
在構圖時,您要注意篩選畫面中的內容。切記要留意那些會造成視覺干擾的元素,其可能也會破壞您想要營造的意境。例如,在鐵道風景攝影中,我們通常會避免讓房屋、電線桿或其他人造物的元素出現在畫面中。
您可以透過變焦來裁切掉這些干擾元素,或改變拍攝角度讓它們隱身在更美觀的物體後面。但有時候,最好的選擇是完全改變拍攝位置。
專業小撇步:預留足夠的故障排除時間
在尋找無干擾元素的最佳角度時,時間總是過得比預期快。有時候,我剛把一個干擾物隱藏好,就會發現另一個令人困擾的元素,從而必須再次調整構圖。在棘手的情況下,我可能要移動好幾次才找到滿意的角度。因此,我總是計劃在目標列車預計通過前至少提前一小時抵達拍攝地點。
步驟 4:取景時善用四分區技巧
步驟 1 到步驟 3 都是四分區技巧構圖的基礎。最後一步是訓練您的眼力和想像力,直到您能輕易看出對角關係!每次外出拍攝或純粹探勘場地時,不要忘了隨時進行這項訓練。我現在仍然用這種方式來想像畫面——如果知道列車即將經過,我會拍一張照片來確認腦中的構圖在現實中是否有效。
以下是一些我使用四分區技巧構圖的範例。
春綠中的列車
EOS R/ RF24-105mm f/4L IS USM/ FL:50mm/ 手動曝光 (f/11, 1/500 秒)/ ISO 800

列車位於一個區塊中,前景的新綠樹枝則佔據其他三個區塊。
波斯菊與列車
EOS R6 Mark II/ RF24-70mm f/2/8L IS USM/ FL:27mm/ 手動曝光 (f/14, 1/800 秒)/ ISO 1600

在這張照片中,我把盛開的波斯菊放在前景,使列車看起來像是朝著花海駛去。
向日葵田間
Full-frame EOS DSLR/ 24-70mm lens/ FL:31mm/ 手動曝光 (f/11, 1/640 秒)/ ISO 500

在這張照片中,我把列車放在一個區塊,開聞岳放在另一個區塊,向日葵田則佔據最後兩個區塊。
霜雪景致中
EOS R5/ RF16mm f/2.8 STM/ FL:16mm/ 手動曝光 (f/13, 1/2500 秒)/ ISO 1600

在這裡,我剛好捕捉到了列車與結霜樹木中的陽光形成對角的瞬間。
群山環繞
APS-C EOS DSLR/ 70-200mm f/2.8L lens/ FL:105mm (168mm equivalent)/ 手動曝光 (f/8, 1/2 秒)/ ISO 400

這是另一張刻意把握時機的成片——列車與雪山呈現了對角構圖。
專業小撇步:過程才是最重要的
有時候,無論如何嘗試,元素都無法完美地配置在四個區塊中。但這沒什麽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學習領悟構圖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您將能夠逐漸建立自己的敏銳意識來判斷某個元素是否有效,這將有助於提升您的構圖技巧。
最終提示:如果找不到對角關係,不妨試試其他方法
步驟 4 是用來練習的。總會有一些反而更適用其他構圖技巧的例外情況!我經常使用的其他構圖技巧包括分割構圖和中央構圖。熟悉不同的構圖技巧,您才能選擇最適合當下情況的方法。
分割構圖
EOS R5/ RF15-35mm f/2.8L IS USM/ FL:17mm/ 手動曝光 (f/8, 1/4000 秒)/ ISO 1600
分割構圖是展現對稱性的最簡單方式,例如在平靜水面上的美麗倒影。有時候,您可以結合四分區技巧來達到更完美的視覺平衡。例如在上圖中,我把樹木和雲朵的倒影放在左下區塊,與列車呈對角。提醒:如果其他構圖方式效果更好,不要太執著於強制使用這個技巧!
中央構圖
APS-C EOS DSLR/ 600mm f/4 lens + Extender EF2x III/ FL:1200mm (1920mm equivalent)/ 手動曝光 (f/11, 1/3200 秒)/ ISO 400
許多現有資料都不鼓勵攝影師使用中央構圖,即將主體置於畫面中央。但是,當您想要引導觀者把注意力放到特別引人注目的主體時,這種構圖方式反而來得更有效。
回顧這些文章複習您的構圖基礎:
- 取景,橫豎平衡
- 首要和次要主體;三角構圖
- 中心構圖、對稱構圖
- 視覺引導、獨特性以及減影法
- 三分法及四分法
- 對角線構圖和三分法則
- 「圖案美與韻律感」和「S曲線」
透過這些練習提升您的構圖技巧:
- 重新探索中心構圖:為您下一次的攝影之旅提供 2 項練習
- 風景攝影拍出天空的極簡洗練
- 24 毫米特寫鏡頭:掌握廣角視角的 3 個簡單練習
- 矩陣法:掌握一招,拍出更多變化
關於作者
該月刊相信,學會使用相機的各種功能,便會增加攝影的樂趣。該月刊報道最新相機資訊,並定期刊登各種攝影技巧。
由 Impress Corporation 發行
1974年出生於橫濱。畢業於武藏工業大學(現稱「東京都市大學」)後,跟隨Mashima Railway Pictures行政總裁、鐵路攝影師Mitsuhide Mashima學習。近年參與在攝影雜誌上解釋鐵路攝影技巧及撰寫鐵路攝影指引的工作。他環遊日本拍攝火車,並堅持「拍攝逼真得令人看著便能聽到火車聲的相片」這句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