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可能已在有關鏡頭的規格中看到相關字詞:「最大再現率」或「最大放大率」。但這究竟是指什麼,其重要性何在?繼續閱讀就知道了!
攝影領域之中的「放大率」是指什麼?
在攝影領域中,「放大率」通常是指鏡頭的放大率或複製率。可以將它寫成小數(例如,「0.5 倍」)或比例(例如,「1:2」),但這些數字指的是卻同一件事:物體投射到圖像平面(即相機的感光元件)上的大小與物體在現實世界中的大小之比。
當一個鏡頭的最大放大率為 1:1 或 1.0 倍時,被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的物體圖像與現實生活中的物體大小就會相同。所以,我們說,這種鏡頭具有實現真實大小的放大能力。
正如下方的動畫圖像所示,任何低於 1.0 倍的放大率實際上都是一種「縮小」形式:投射到感光元件的圖像會比實際物體要小。
(在現實生活中,一隻瓢蟲要小得多。但為了方便起見,我們就把它想成寬度有 1 公分)。
最大放大倍數是微距攝影的一個重要規格,因為它可以決定一個微小的主體能填滿畫面的占比。
最大放大率和微距鏡頭
若鏡頭的最大放大率至少是 0.5 倍(或 1:2),通常就會被認為是微距鏡頭。然而,至少必須將其放大到現實生活中的大小,才能真正地將其認定為微距鏡頭。
在 1.4 倍放大率下進行拍攝
EOS R5 + RF100mm f/2.8mm @ f/5.6, 1/100 sec, ISO 160
在 RF100mm f/2.8mm 的 1.4 倍放大率下,這片葉子的脈絡結構顯示出驚人的細節。
最大放大倍數、最近對焦距離和焦距之間的關係
一個主體在感光元件上被放大的程度,取決於焦距和拍攝距離等因素。您可能會憑直覺而對此有所知悉 - 畢竟,當您靠近主體或放大焦距時,主體在畫面中會變大。
但如果是這樣的話,為什麼超長焦鏡頭的最大放大倍數比短焦鏡頭小呢?例如,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廣為人知的最大倍率是 1.4 倍,但 RF600mm f/4L IS USM 的最大倍率只有 0.15 倍。
這是因為這些鏡頭有不同的最近對焦距離所致,此距離亦被稱為最小拍攝距離。
回顧一下:最近的對焦距離和工作距離
最近的對焦距離:為使鏡頭能夠對焦,感光元件與主體的對焦平面之間必須放置的最短距離。較長的焦距通常會涉及到較長的最近對焦距離。
工作距離:鏡頭的尖端和主體之間的差異。
另請參閱:什麼是「最近對焦距離」?
最大放大率和最近的對焦距離
EOS R5 + RF600mm f/4L IS USM
在 RF600mm f/4L IS USM 上進行拍攝時,其最近對焦距離約為 4.2 公尺,這也使最大放大倍數達到 0.15 倍。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的最大放大倍數為 1.4 倍,能夠在畫面中更大地捕捉到運動員的腳,但這也是因為您可以在實際上更近地進行拍攝:其最近對焦距離更短,為 0.26 公尺。
EOS R5 + RF100-500mm f/4.5-7.1L IS STM
即使長焦鏡頭非微距鏡頭,其焦距的放大效應也可拍攝到微小事物的趣味特寫,而這些微小事物很難用其他方法捕捉。一些攝影師將此圖像稱為「長焦微距」。這張樹枝上的櫻花特寫是在 500 毫米的鏡頭下拍攝的。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約為 1.2 公尺,這段長度足以讓您不必爬到樹上就可以接近了!這款鏡頭的最大放大率約為 0.33 倍。
請深入瞭解:(實體方面)越近不代表越好
像 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這樣的長焦微距鏡頭如此受到歡迎的原因之一在於,鏡頭不必離主體太近就能達到最大放大率。在此,在鏡頭 23 公分的最近對焦距離上,從鏡頭的尖端到主體大約有 9 公分的距離,這足以在鏡頭不對主體投下陰影的情況下運作。
EOS R5 + RF100mm f/2.8 IS STM
若您準備用微距鏡頭拍攝昆蟲等生物,您還應該注意最近的對焦距離:把鏡頭放得太近可能會干擾您的主體,使其飛走或跑掉!
焦距和最大放大率
焦距改變會影響到畫面中出現的背景有多少。以下兩張圖片是在每個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附近拍攝的。
RF50mm f/1.8 STM
最大放大率:約 0.25 倍
最近對焦距離:30cm
RF16mm f/2.8 STM
最大放大倍數:約 0.26 倍
最近對焦距離:13cm
由於兩個鏡頭的長度差不多,我們用 RF50mm f/1.8 STM 進行拍攝時,基本上離主體只會更遠。然而,請注意,儘管與 50mm 鏡頭相比,16mm 鏡頭的主體在畫面中顯得稍大(「更近」),但它也捕捉到了更多的背景。這是一種獨特的效果,可被描述為「廣角微距」。
這是同一朵花在 1.4 倍左右的放大率下呈現的畫面。尺寸差異很驚人,對吧!?
EOS R6 + RF16mm f/2.8 STM
廣角微距效果非常適合拍攝微小主體的特寫,同時還能顯示出更多的周圍環境。
請深入瞭解:在廣角端具有最大放大率的鏡頭
在變焦鏡頭上,最近對焦和最大的放大率通常(但不總是!)發生在長(遠)端。然而,一些鏡頭,如 RF24-105mm f/4-7.1 IS STM 和 RF15-30mm f/4.5-6.3 IS STM,在其廣角端手動對焦時還能達到約 0.5 倍的最大放大率。結果就產生一種獨特的效果,也就是中心對焦微距。
我們如何測量放大倍率?
若您對圖像的放大率感到好奇,以下是自己測量的方法,供您參考。
步驟 1:找出您感光元件的尺寸
佳能全片幅相機的感光元件尺寸約為 36mm x 24mm,佳能 APS-C 相機約為 22.3mm x 14.9mm。
步驟 2:測量圖像的長度
以下圖像是用 EOS R 和 RF24mm f/1.8 Macro IS STM 在最近對焦距離處拍攝的。測量尺顯示,圖像的寬度約為 76 毫米。換句話說,在現實生活中約 76 毫米寬的物體在感光元件上的投影達到 36 毫米的寬度。
步驟 3:計算放大率
該圖像的放大率是感光元件的長度(36 毫米)除以主體的實際尺寸(76 毫米),大約 0.47 倍。因此,這枚硬幣被放大了 0.47 倍,相當接近鏡頭 0.5 倍的最大放大率。
總結
對於微距攝影師和希望用鏡頭拍攝小物體的攝影師來說,最大放大倍率是一項重要的規格。它讓我們瞭解可以用一個主體填滿畫面的比例。在大多數鏡頭上,這主要涉及到最近對焦距離和最長焦距的概念,儘管具體取決於鏡頭設計。
以下是一些具有微距或近距功能的 RF 鏡頭的最大放大率。
鏡頭 | 最大放大率 | 最近對焦距離 |
RF14-35mm f/4L IS USM | 0.38 倍 (35mm 下) | 0.2 公尺 |
RF15-30mm f/4.5-6.3 IS STM | 0.52 倍 (15mm 下,在手動對焦或 MF 期間) | 0.128 公尺 (15mm 下,在手動對焦或 MF 期間) |
RF24mm f/1.8 Macro IS STM | 0.5x | 0.14 公尺 |
RF24-105mm f/4-7.1 IS STM | 0.5x (24mm 下,在手動對焦或 MF 期間) | 0.13m (24mm 下,在手動對焦或 MF 期間) |
RF35mm f/1.8 Macro IS STM | 0.5x | 0.17m |
RF85mm f/2 Macro IS STM | 0.5x | 0.35m |
RF100mm f/2.8L Macro IS USM | 1.4x | 0.26m |
RF100-400mm f/5.6-8 IS USM | 0.41x(400mm 下) | 1.05m (400mm 下) |
您如何在今天的構圖中使用這些新獲取的知識呢?